窗和窗外--《未来的主人翁》随听随写    


【安雅】 于 2001-7-8 22:54:15 加贴在 闪亮的日子

象我这样纵容自己的人,逢到难事,经常找理由推搪。象这次,笔头就要直指《未来的主人翁》去,奈何它承载的信息量和在佑迷心中的地位实在是……,唉功力甚浅,我不得不尴尬地屡次左顾右盼,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可以斜身讨巧的渠道。
手上有工作,要到抗洪的大堤上去。于是又一次给自己一个明日复明日的借口。

大堤的清早,头上狂风暴雨劈头盖脸,脚下洪水肆虐滚滚叫嚣。榴莲的余孽导致的第一次洪峰在几十分钟后就要摧枯拉朽而来。尤特正在进行时,未来的水势还不得而知。

身边有人说,偌大一个省城,连抵抗台风洪水的能力都没有,着实叫人悲哀。我心有戚戚,排洪这样的工程是短日无法完成的,而且不到危难的时刻绝对是无用功,现下的官爷任期多不长,谁愿花费大量的精力财力来干这些不见效的事儿?遂又有人讲,平民百姓,所谓关心政治的就抱怨一下,不关心的马照跑舞着跳。这话乍一听没什么,回神细想却打了一个寒战:谁可以出离政治?你可以不管政治,但政治肯定管你。不理世事固然风花雪月一点,却不得不承认在急变的时候变成悲哀的盲聋哑的可能性非常之大。与其这样,我倒愿意睁大眼睛努力看清世道,激进一点的话也不妨持一个否定的角度,虽然改变不了什么,还落个俗气说法,但是至少可以保持一点清醒。

话音刚落,便觉得自己矫情。却意外收获了惊喜,我居然有冲动要贴近《未来的主人翁》!

回家后,开机器,随听随写,到哪儿算哪儿。

《诞生》。
伴奏是噪切急速的吉他扫弦,歌声如连珠炮般着急地询问四次,聪明潇洒疯狂多情的你告诉我什么是真理?罗大佑真是悲天悯人,撇开了对于初生儿普遍担心的身体健康问题,直接跳跃到“将来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”。

脑袋一歪就想起92年,家乡也是大水。在广播里得知一个小女孩降生在冲锋舟上,她爹给她起了一个很是过瘾而且具有纪念意义的名字――“冲锋”。一晃近十年,“小冲锋”你有没有开始学习一些“虚伪纯洁温暖的矛盾”,你有没有想过长大要“成为什么样的人”?

罗大佑也问的,开头四个你和真理再铺排一次,我顺着吉他的弦声要再继续,他老人家兀自嘎然而止了!弄得人不知进退尴尬不已。欲抛给“小冲锋”的记挂和询问也不得不尴尬地停顿在半空,人海茫茫,剩下的半条抛物线要落向哪里?


《亚细亚的孤儿》。
这是罗大佑公认的佳作,要怎么说才好?歌词、旋律、配器、内蕴、……,哪一点都让我为难。

关于它的创作动机,应该不仅出于吴浊流的同名小说一源。很多说法,我看到的就至少有三个:一是小岛之于大陆,预先就给定位在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”位置上,虽然在这个前提下什么都可以谈,但不给你讨价还价的权利,“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”;二有“西风东风说”,这里头也开几个茬,有人说是东西文化的撞击中东风的溃败,也有人说“污泥”的“红色”跟老毛同志的红旗染料的有关系,罗大佑好似另外还调侃过,“马克思先生送走了几条人命”;三是缘起泰北地区的中国难民,张明敏很早以前就唱过“帮助他,美斯乐,让我们来做些什么”,那些去国离乡的人们,夹在大陆、台湾、泰国的三角夹缝中,哪里都格格不入,连个国籍都不得其所,谁又知道那些“红色的污泥”是不是泰北的红土?

话题厚重如此,难怪音乐彻头彻尾都是尴尬、无奈和悲凉。
斯克里压宾的调性色彩表给F调定义为深红色,搁在这歌里兴许可以和“红色的污泥”对应,血渍。但我却感觉这歌是灰的,暗沉下去是黑,漂浮上来是白,没有一丁点的希望。孩子的声音是最洁白的,无知所以无辜,和着军鼓的仪仗节奏唱挽歌。唢呐加进,不是《百鸟朝凤》,而是“百鸟嘲讽”,漫天飞舞的都是纸钱。渐弱,葬队在风中哭声走远,留低一个暗哑的背影。


《现象72变》、《未来的主人翁》和《盲聋》。
大凡智者,多数入世又出世。活在屋子里自是看不清身边的状况,每一个角度都带着迷惑的色彩。必须跳出窗外或者站在屋顶,出脱那些框条,方看的清全貌。批判、否定、悲悯、内省由此而生。罗大佑如是此类人选。

《现象72变》是个旁观的姿势。“嘣、嘣、蹦蹦蹦”人声节奏开个PUB里头LIVE感觉的头,萨克斯马上在弱拍跟进,随即在强拍开始垫着鼓点吹出一串充满都市感的前奏。酒吧的摇滚,抗争而调侃。政府要消解抗争和反叛,物质的丰富化是绝对有力的武器,几匝大钞砸过来不晕也封住了口。人还是需要辨别黑白,也需要人来告诉你“或许你真的会发现一些新的奇迹,只要你抛开一些面子问题,或许你会发现人生还会很美丽,只要你抛开一些面子问题”。前头的词有一些叛逆的冲击,这几句是值得一听的道理,虽然他的歌声乏善可陈:)。一个有趣的现象,罗大佑的东西里头逢是有萨管,都出色到得几乎喧宾夺主的地步。这张唱片中的万东山,上海演唱会上那个外佬,都是将华彩吹得目眩神迷摇曳生姿的主儿。这首歌听多几次,我的耳朵干脆放弃歌声追着萨管摇摆而去;看演唱会的VCD老责怪拍的人怎么不给那个活色生香的外佬多一点镜头,他太富感染力了,我连脸上的肌肉都想跟着他腮帮子挤眉弄眼。呵呵,脑袋歪回来已是倒数,鼓点连续重击,“吓”一声叹气结束。

《未来的主人翁》的前奏是先知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俯瞰的感觉,凌驾在上飘来飘去,万般世事澄明在心。一样对现世批判和否定的主题,这次的着眼点在孩子。用距离来感觉,《现象72变》是入,这是出。手法要干净一些,节奏也稍慢。钢琴是罗大佑自己弹的,无旋律的和弦铺垫一个澄明的背景,下面衬鼓上加电吉他,人声象先哲。

《盲聋》是内心的斗争。“铜板的正面说这世界是清晨,铜板的反面说这世界是黄昏”。山奇稔编曲,做得蛮漂亮。鼓的节奏很老实,贝斯来耍花招,弱拍的后半拍来一下,看似有点木纳,却是不离不弃的努力。叫绝的是副歌,处理成类似收音机传出的效果,“空中传来先知的话,他是否进入你的耳中”,丝丝入扣,意蕴深长。在我这个城市的地下道口或是人行天桥上,总有一些盲聋残疾或是类似性质的孩子,每每面对他们的时候,都是对自我的拷问和追究。不是不怜悯,而是见多了反面的例子,总有一些异常的感受。凛然走过,就在自己心上狠狠地践踏出一溜血痕;慷慨解囊,又隐隐有施舍同情的罪恶和些许被愚弄的挫败。怎么都是折磨。当然这是题外话。


同样是一架钢琴自弹自唱,《爱的箴言》较以前的《摇篮曲》成熟得多,空间感很强,明显看得见罗大佑驾驭各种声音元素的功力精进。《牧童》中轻巧的钢琴琶音和吉他的分解和弦,还有处理得象气声似的歌声,营造了几多田园的荒芜景象,牧童寂寥,陌上无归人。《青春舞曲》又是王洛宾,罗大佑上追索历史,下拷问今人,无疑丰富了他的内蕴。好似得到过一个讯息,说《小妹》是罗大佑写给旧日女友的歌,原谅我的驽钝啊,听不出缘起和表达的联系。

《稻草人》的编曲终于让我对一个人五体投地一次――山奇稔。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,不禁又喋喋不休的问一次。一样清秀一些的东西,比《之乎者也》里头的《错误》和《蒲公英》高明太多。前头钢琴和弦乐、人声轻柔交织,如田园的晨雾般如梦如幻;正当云雾渐散阳光初显,但见一阵鼓点拳打脚踢,打碎了原来恬然地秩序,人声高亢地控诉,然而力量还是弱了下去,只余弦乐一声悲泣,欲诉终无声。

写到这里真是有点累了。开个小差,想起前两天,跟一个老师电话聊罗大佑。他是一个音乐才子,带有研习古典多年的人对流行音乐常有的蔑视,罗大佑是为数不多的特例之一。他沉吟了好一阵,方说,罗大佑总能找到合适的音乐手段来表达丰富犀利的信息,特别好听,而且淋漓尽致的时候还留给你很宽泛的思考的空间,非常的不容易;他的东西影响了很多人的深层意识,这种东西是超脱在音乐的范围之外的。



(请勿转贴,谢谢:)  


请访问我们的网站GiveMe!NEt,参与论坛讨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