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老师,给我一点信心吧    


【jimmy_qian】 于 2001-7-31 22:42:04 加贴在 闪亮的日子

我没有看过《合唱与指挥》这本及其类似的书籍。不过,带着问题看帖子,我的合唱概念是你指出的“广义”的合唱。以前当学生的时候发现有什么小组唱,四重唱等应该也算合唱,至少算“广义”。

什么算好的合唱,和什么算好的歌唱应该是一个问题。“气、声、字、腔”四个字,也不仅指唱歌,还可以指话剧、戏曲等。以前中学时候音乐老师说我们唱歌方法不对,说要将气顶上来,全班当场哄堂大笑。第二天,我们就贴了一张大字报,批判老师将我们工农子弟教成贵族,虽然我不是工农子弟,但是这么一批,老师就只好检讨。老师说,我没有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来教学生,这样下去必然让学生脱离工农,而且用气声法唱歌也是为难了不会用气的学生。那时候,还小,脑子里自然就想到了什么是大众文化。

这罗大佑一出现,证明我们这些五音不全的破锣嗓子也可以唱歌,唱那些可以称为艺术的歌曲。我想起有一次和一个剧作家讨论“纯文学”,在听了他一番高谈阔论以后,我问:“水浒是不是纯文学”,一下就让那个有名的剧作家脸红起来。

所以关键不在于“气、声、字、腔”缺了哪个要素,关键是安老师说的“和谐”。罗大佑唱《诞生》时的伴奏,开始到结尾只一个音符,一个节奏,但我就觉得和谐得不能再和谐了。我们陕北民歌有时候也是没有用“气”,却听得我们回肠荡气。罗大佑的“气、声、字、腔”都不好,可是大部分作品就是“和谐”。

唱法的科学,我看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就是科学。怎么唱得高唱得响有方法,但是唱歌不是竞技,对吗?

解决了这几个基本概念,我们再来讨论罗大佑作品中的“广义”的合唱就方便许多了。

嘿嘿,安老师是学院派。我是造反派,罗大佑也是。


请访问我们的网站GiveMe!NEt,参与论坛讨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