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  岁月留声>>岁月留声>>大佑的考古(二)一张照片惹的祸

大佑的考古(二)一张照片惹的祸


www.lotayu.net  2009-7-15  闪亮的日子



题目还是挺喜欢的。我们就来说说一张被忽视的专辑,尤其是大佑迷们,而网上的资料却又少之又少。当年加菲贴了一张照片让俺很感兴趣。因为照片上面的二个人俺都极喜欢,他们都是才华横溢,创作的作品又都优美动听,但从没有想过他们会在一起合作,我一直觉得二个人是不搭尬的。但后来又看到不少二人的合影,又在大枣的加的资料里了解他们居然合作了一张专辑,才知道二人的合作很深了。

大佑不用说了,邰肇玫可能有人不太熟,但说起那首风靡台湾的“如果”和苏芮演唱的“心痛的感觉”就知音甚广了。民歌时代的邰肇玫与施碧梧就在第一届民歌金韵奖中以“如果”获得创作奖,随后二人的专辑“看一看他”被滚石的前身滚石杂志与光美合作发行,风行全岛,也成了日后众多优秀二重唱组的先驱。但这他们唯一的唱片已成了经典,目前都没有再版,也成了大家呼吁再版最高的一张了。但随着施碧梧地离开,邰肇玫开始在台前更加耀眼。她不但给其他歌手写歌,也发行个人专辑,那个年代她是最早的才女。但那轰动又久远民歌运动后,邰肇玫的声音越来越不易听到。91年移居美国后,我在大陆根本找不到她的任何一张专辑。其实不但是我,在相当长的时间,大家都以拥有邰肇玫的黑胶为荣,那些好听的歌都只能存在记忆里了。

说大佑与邰肇玫不搭尬是因为大佑虽是在民歌时代出名,但后来随着民歌的泛滥他对民歌的态度好像很不以为然,有歌为证“风花雪夜之 哗啦啦啦乎,所谓民歌者 是否如此也”。大佑的黑色旋风正是建立在批判,责任,对风花雪月的不屑上。但邰肇玫确是民歌运动中最闪亮的星星之一,好像应是大佑的批判对象。

82年大佑发行了那震惊歌坛的“之乎者也”,但这一年他也制作了一张很奇怪的专辑“空白的明信片”,演唱者邰肇玫。说实话我很期待这张唱片,因为这是我最欣赏的二个人,他们碰撞不知是何效果?而这张专辑从我拿到后就觉得很奇怪。在我的印象里,罗大佑从没有制作过一张没有自己作品的唱片,但在此专辑中大佑奉献了制作,编曲,演奏,和声等所有工作除了词曲,这也是我遇到的唯一一张大佑制作,但没有大佑词曲的原创专辑(倒是熊天益奉献了3首歌,也是邰肇玫第一次唱别人的歌),也是我遇到唯一一张大佑制作,歌手也是词曲好手的专辑。

82年大佑在做什嘛?刚刚第一次以独立制作人制作了传言中的女朋友张艾嘉的“童年”,也为李小飞,许不了,潘越云写了歌,更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发行了没有唱片公司敢接的首张唱片,让台湾民众陷入疯狂。而邰肇玫呢,她的首张个人专辑“奔放!奔放!”中的主题曲,成为了电影“不妥协的一代”的主题曲,唱片也获得了金鼎奖****制作奖。第二张专辑中的好几首歌都很受欢迎,第三张专辑则让歌迷充满了期待。

邰肇玫在唱片的前言中说,“感谢罗大佑,他确乎是赋予这张唱片以****面貌的制作人,虽然他在录制的过程中是如此苛刻”|。有关这张唱片的资料是少而又少,我查了又查也不能知道他们当年的制作状态,那我们就来看看这张专辑的具体面目。

第一首“收音机”居然是邰肇玫与施碧梧的再一次合作,而在罗大佑的编曲下,很有些张艾嘉“流水”的味道,简单的词,淡淡的曲像是从收音机中传来的一首清新的歌。第三首“墨绿的夜”第四首“我们的理想”大佑的编曲仍然很民谣,其中“我们的理想”编曲和艾嘉姐姐的“我们曾经年轻”也有点象,大佑的和声很明显,看来大佑有点还在延续艾嘉姐姐的“童年”制作。不过A面的最后一首“留一盏灯”(这首曾写给潘越云的名曲,邰在“雪歌”专辑中重新演绎过,可能太爱这歌,这张专辑又重新由大佑编曲再唱),大佑的摇滚版编曲没有什嘛过人之处,但在这首歌的最后把第一首歌“收音机”的音乐重新加了进来,仿佛这半张专辑都是从收音机中传出来的,很有创意,也很完整。不过不太理解为什嘛不放在专辑的最后,形成专辑的整体。

说实话这张专辑的可听性要差过前二张专辑,邰肇玫自己也说“近四百个日子,终于完成了”。延续成功并不容易,大佑的制作并没象唱片宣传的那样“再塑邰肇玫女性摇滚乐的形象”,而是以民谣打底,加入一些新元素,使整体性加强,还是一张不错的作品。大佑也包揽了专辑的很多工作。最后我们就看看这位全能型的选手都干了些什麼?

编曲: 罗大佑
吉他: 罗大佑
键盘: 罗大佑
直笛,曼陀铃: 罗大佑
和声: 罗大佑
制作: 罗大佑


PS:一直很喜欢邰肇玫,感谢现今的年代,我终于能听到她的歌声。我最早买到的是“奔放,奔放”和“雪歌”的专辑,真好听。但没有着急买这张“空白的明信片”,看到有人贴出来邰肇玫与大佑合作过,才很感兴趣又赶紧买来听听。邰肇玫的专辑整体都不错,但这张没有想象中的出彩,略有遗憾。很奇怪这个合作在当时应该很特别,为什么罗大佑没有写歌只是制作,我也不得解,是不是当时大佑的名声没有象现在如日中天。其实所谓的考古,这二篇都不是我当时马上想写的,想写的资料不全,就暂时放下了(但是现在资料全了又不知道怎嘛写了)。这篇早就写出了大半,但一直又放下不知如何完成,直到最近我才慢慢意识到,当时请大佑制作是想把大佑的摇滚范和民谣结合起来,但现在看来并是很不成功,好在大佑自己的专辑很成功。




原作者: conjee
来 源: 【闪亮的日子】论坛
共有10104位读者阅读过此文

  • 上篇文章携歌的旅程——记纵贯线香港演唱会
  • 下篇文章船歌声悠悠[八两金]
  • □- 本周热门文章 □- 相关文章
    1. 《美丽岛》賞析-4.手牵手 [13651]
    2. 你是我永远的乡愁 [12492]
    3. 稻草人 [11318]
    新谣歌手和罗大佑对话实录(1984)
    港版《爱人同志》曲目顺序更符合罗大佑原意
    罗大佑的考古(一)---痴痴的等
    大佑情怀之我只崇拜罗大佑
    印象:自己的罗大佑
    《名仕》专访:罗大佑--你为谁歌唱?
    天津知名记者对话罗大佑